2025年08月19日
微信

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会议 | 从保罗书信看21世纪华人教会之门训与契机

作者: 刘索菲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8月19日 13:59 |
播放

2025年7月10日,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会议——主题“从保罗书信看21世纪华人教会之门训与契机”——于当晚在线上举行。主讲人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戴继宗通过保罗书信分享了门训的宗旨,并说明达成这一宗旨的路径。

讲座一开始,戴院长就引用保罗书信中的一卷书加拉太书四章十九节“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来表明保罗在服事道路上的使命和宗旨,就是“在信徒的生命当中看到耶稣基督成形在他们里面”。这同时也是牧会、宣教和门徒训练的使命和宗旨。

他分享了中国教会历史上有关门训的非常美好的中西搭配的榜样,即英国宣教士李修善如何认识并且带领席胜魔(原名席子直)牧师信耶稣、门训他,帮助他在信仰上扎根,成为一个重要领袖,并且反过来成为宣教士剑桥七杰之一的何斯德的导师的故事。

在新约中,保罗书信共有13卷,涉及到7间教会。如果从保罗书信看门训的话,可以把焦点放在保罗和提摩太身上。使徒行传十六章记录了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之后提摩太就成为保罗的属灵的儿子,也与保罗一起配搭服事。再后来提摩太被保罗派到以弗所教会,成为以弗所教会的牧者。

戴院长说:“从某个角度,这13卷书的存在其实就证明门徒训练的必须性,也证明门徒训练重要性。”面对不同教会的不同需要,面对信徒在信仰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保罗写了这些书信去坚固他们。如果信仰只是“心里相信,口里承认”就可以,之后的道路无关紧要的话,那保罗就没有必要写这些书信。他再次强调门训的宗旨:“学耶稣基督的样式,效法耶稣基督。”

接下来,他通过保罗书信在几个方面具体分享了怎样让耶稣成形在我们的生命中。

一、在真理上扎根

戴院长表示,在真理上扎根就是要“明白上帝的话,熟悉上帝的话,让上帝的话能够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当中。”

罗马书和以弗所书是保罗写给基督徒的信。在这两封书信中,保罗花了很多篇幅(罗马书1-11章、以弗所书1-3章)来帮助这两个教会的信徒在真道上扎根,使他们对信仰有清楚的认识,也能持守和捍卫信仰;保罗之所以写加拉太书是因为他发现有错误的教导进入教会,导致信徒的信仰开始动摇,因此写信进行纠正。

把目光拉回 21 世纪,他表示,不只是华人,普世教会都要在真道上扎根,特别是在后现代没有绝对真理的世代,在一个相对主义和享受主义的世代,在我们的信仰不断被挑战的世代中,在真道上扎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灵命上的塑造

在门训中,灵命上的塑造很重要。灵命塑造包括我们的灵修生活——怎样在祷告里更亲近主;跟主有更亲近的相交;更认识主,不只是头脑上的认识,是在心里和生命中与主相交,使我们能够爱祂、紧紧地跟随祂。

戴院长回忆自己读神学院时参加的一个门训小组,这个小组帮助他在灵命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小组包含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他们立约敦促彼此是否守住了灵修的操练和在灵命上的塑造(他特别提醒不要陷入律法主义),使得自己“更亲近主,更体贴主的心,更摸着主的心,更明白主的心。”

三、品行的培育

“门徒训练不单单是真理的一个扎根,不单单是灵命的塑造,其实也是品行的一个培育。”戴院长说。在罗马书12-16章和以弗所书4-6章保罗都探讨了基督徒的品行(品格)。他提醒弟兄姐妹,“在我们的品行上面,怎样更多地让耶稣基督成形在我们里面。”

作为华神的院长,他用“FAITH”来勉励学生,特别提到了“I”(Integrity,即诚信、表里一致)。他表示,哥林多教会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教会,保罗在哥林多教会探讨的很多内容就是诚信和品行上的一些问题。

“在教会像个羊,回到家像个狼,羊毛挂在门槛上,为了下一个礼拜天再穿上。”中国农村诗歌本上的这句有点押韵的歌词给戴院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这就是诚信的问题,这对于在讲台上是一个样子,在讲台下又是另一个样子的传道人是一个提醒。

“门徒的训练若是没有牵涉品行的话,我想我们的门徒训练还没有到位。”戴院长反复强调品行的培育在门训中的重要性。

而“品行”除了诚信、表里一致外,还有“追求在我们生命当中的圣洁”。“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这是耶稣升天前给门徒的大使命。而“门徒”这个词在新约圣书中出现了三百多次,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然而,戴院长表示,“门徒”这个词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使徒行传二十一章十六节,之后就被“圣徒”这个词取代了。而“圣徒”(Saint)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被分别出来属于主,一个是过圣洁的生活。

“FAITH”中的“F”指Faithful(忠心的人);“A”指Available(待命的人);“T”指Teachable(受教的人),即一个有效的领导者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者;“H”指Humble(谦卑的人),即做一个能弯得下腰的人。

四、关系的修复

保罗书信很看重关系的修复,比如以弗所书提到了夫妻关系,也提到了十字架废掉了冤仇,使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关系在耶稣基督里合二为一;腓利比书和歌罗西书提到了如何彼此饶恕;哥林多前书面对教会结党纷争如何处理等等。

他表示,如果今天的教会无法彼此接纳,而是耿耿于怀,或者因为别人说/做了什么而心里有疙瘩,让苦毒成为捆绑和枷锁,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提到关系的修复,戴院长想到了约瑟的故事。当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爱约瑟过于爱他们,就“恨约瑟,不与他说和睦的话”。当他们的父亲雅各去世后,哥哥们担心约瑟会报复他们,然而约瑟却“用亲爱的话安慰他们”说:“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他引导我们思考——在你我的生命中,是否有需要“用亲爱的话去安慰的人”?

五、在教会事工上的参与

门徒训练要知道自己的恩赐,并发挥自己的恩赐在教会事工以及建立教会的事情当中。

六、大使命的委身

门训要带领我们参与到对大使命的委身当中,因为让万民做门徒是耶稣的托付。

戴院长提醒说,门徒训练不会自己发生,所以要刻意地去做,并且要系统性地去做,从圣书的教导、灵性的塑造、教会的服事,品格的培育等方面,很系统地帮助一个人在信仰上成长。除此之外,也要清楚的知道门训需要长期地去做,因为人的生命有起起伏伏,可能往前走一步,就会往后退两步。而门训的方法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一对一,也可以小组;可以在长辈的带领下做,也可以在平辈之间进行。

“你是最让我想到耶稣的。”最后,戴院长以一次聚会中,一个年轻人对艾得理牧师告白的这句让他一直铭记于心的话作为讲座的结束,并鼓励参与者“让耶稣成形在我们生命中”。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